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危险化工

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货物查验要点和常见案例解析
发布:创始人时间:2024-02-23

一.危险货物概况


首先是危险货物和危险化学品的概念、类别和标识。以下通过两者的对比,帮助大家更好地区分和理解


4034970a304e251f177b4a2139d4351d7e3e533c


二.出入境危险货物合规监管基本内容


1、申报资料


危险货物包装使用单位出具的厂检单;

《出入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》(散装产品及国际规章豁免使用危险货物包装的除外);

危险货物包装使用单位对首次使用塑料容器、塑料复合容器及内涂(镀)层的容器,应提供6个月以上内装危险货物与包装相容性试验报告或相容性自我声明;

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;

危险公示标签(散装产品除外)、安全数据单样本;

如是外文样本,应提供对应的中文翻译件;

对需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,应提供实际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、数量等情况说明;

《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》;

如属于危险化学品,还需提供《出口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符合性声明》。


2、查验基本要求


对出口危险品及其包装,应按照进口国及相关国际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等规定实施检验。


检验内容:是否符合安全、卫生、健康、环境保护、防止欺诈等要求以及相关的品质、数量、重量等项目。



3、监管模式


入境监管模式、申报基本要求以及查验基本要求,与出境基本一致。


海关对危险货物采取口岸“批批验核+抽批检测”的检验监管模式,进口危险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向口岸海关申报检验——在单一窗口“进口报关单整合申报”模块申报。


对进口危险货物及其包装,海关应按照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等规定实施检验,主要包括口岸检查、转场检查、目的地检验等。


三.违规案例解析


现场老师列举未如实申报、性能鉴定不合格、未进行使用鉴定、未采用危包等典型案例并进行解析,我们分享部分案例解析。


案例1:出境危险货物未如实申报案——


黄埔海关在出口渠道中查获一批伪报为“玩具”的罐装氦气。


解析:罐装氦气为《危险化学品目录》(2015版)列明的危险化学品。氦气是一种无色无味、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,但经高压压缩的罐装氦气具有危险性,存在爆炸、泄漏等风险。


处置:因通过瞒报逃避检验检疫,具有走私嫌疑,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处置。



案例2:入境危险货物未采用危包案——


某海关对1批申报品名为涂料的货物检验时发现,该批货物为桶装,现场无渗漏、破损等现象,已加贴中文危险公示标签。


解析:货物UN编号1263,属于3类易燃液体,根据《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》,经审核MSDS,需至少使用Ⅲ类危包,但该批货物包装上没有联合国危险货物UN包装标记。


处置:海关判定该批货物包装不合格,要求企业按规定实施包装技术整改。


另外,对于危险化学品生产、存储、经营也要特别关注,一旦违规,除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处罚,也会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相应处罚。